<th id="r9vx9"></th>
<progress id="r9vx9"><noframes id="r9vx9">
<th id="r9vx9"></th>
<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video></span>
<th id="r9vx9"><noframes id="r9vx9"><span id="r9vx9"></span>
<span id="r9vx9"><noframes id="r9vx9"><strike id="r9vx9"></strike>
<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strike id="r9vx9"></strike></video></span>
<span id="r9vx9"><noframes id="r9vx9"><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video></span>
<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video></span>
<th id="r9vx9"></th>
<span id="r9vx9"></span><ruby id="r9vx9"><video id="r9vx9"><ruby id="r9vx9"></ruby></video></ruby>
<th id="r9vx9"></th>
<th id="r9vx9"><noframes id="r9vx9"><th id="r9vx9"></th>
<span id="r9vx9"></span>
<strike id="r9vx9"><noframes id="r9vx9">

0712-2559335

WEBSITE

【4月9日精彩回顧】礪新飛躍 攜手致遠——年會圓滿閉幕!

  • 分類:展會信息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4-23 11:1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礪新飛躍 攜手致遠——年會圓滿閉幕!這是是思維碰撞、火花不斷的討論的會議。

【4月9日精彩回顧】礪新飛躍 攜手致遠——年會圓滿閉幕!

【概要描述】礪新飛躍 攜手致遠——年會圓滿閉幕!這是是思維碰撞、火花不斷的討論的會議。

  • 分類:展會信息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4-23 11:12
  • 訪問量:
詳情

礪新飛躍 攜手致遠——年會圓滿閉幕!

        為期四天的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第二十八次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中國病理年會于4月9日圓滿閉幕,闊別三年的線下年會強勢回歸,匯聚中國病理攜手前行的力量,向上而行,劍指新峰,為病理未來注入“心”能量,煥發“新”動力,激發“新”動能,開啟“新”美好。

        本次年會雖已落幕,但那人、那情、那景卻歷歷在目,所有的期盼和力量,正蓄勢待發。下面讓我們一起聚焦9號這一天的精彩內容,讓時間定格,讓精彩銘記。

大會閉幕式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第二十八次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中國病理年會閉幕式于4月9日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一層104廳圓滿落幕?,F場座無虛席,兩側過道也站滿了被深深吸引駐足于此的觀眾,可謂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青春活力的開場視頻以及歡快的閩南語背景音樂《大田后生仔》為我們拉開了此次年會閉幕式的序幕,寫實又豐富的內容帶領著現場觀眾快速了解并領略福州的文化特色和風土人情,是一場帶有強烈聽覺沖擊的視覺盛宴。隨后是研新和發展,此部分緊緊圍繞年會“傳承、創新、發展”這一主題,記錄了病理醫生的足跡和心路歷程,并將年會中的盛大場面及精彩瞬間一幕幕呈現,畫面既令人振奮,又令人感動。
本次閉幕式共分為三個篇章,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參會代表反響熱烈,現場歡聲不斷,驚喜連連!
        第一篇章--盛會回眸,瞬覽芳華。由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醫院劉東戈教授主持,首先由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主委、北京協和醫院梁智勇教授對此次年會進行工作總結匯報,涵蓋了組織架構、基本情況、開幕式主旨報告、各分會場亮點及投稿情況,內容豐富多彩,梁智勇教授嚴謹卻不失幽默的風格把現場氣氛烘托的淋漓盡致,現場觀眾也紛紛表達了對本次年會的依依不舍。同時,各學組/協作組組長對各自分會場學習情況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展望,內容全面具體,充分展現了本次年會規模宏大、盛況空前的陣勢。之后梁智勇教授主持了中國病理青年精英識圖大會證書頒發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卞修武教授為金睛團隊頒發證書并表示祝賀,金睛團隊的代表講述了參加識圖大會的心路歷程,并表達了對醫學會及并肩作戰隊員的感激之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步宏教授、北京醫院劉東戈教授分別為中國病理青年精英識圖大會的銀目、銅眸團隊頒發證書,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石懷銀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文才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王哲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韓安家教授為星光團隊的選手們頒發證書,共同為這些選手們表示祝賀并給予勉勵。這些選手們是新生代病理力量的縮影,相信他們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一定能繼續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成為科室的中堅力量。最后,梁智勇教授作出“創新不止,踔厲前行謀發展”的展望,期望中國病理事業今后繼續蓬勃發展,再創輝煌!        
        第二篇章--薪火相傳,踔厲奮發。由步宏教授主持,此環節輕松活潑、歡快靈動。步宏教授一改往日莊重、嚴肅的主持風格,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點燃了觀眾們的熱情,烘托起全場氛圍。青年醫生代表龐超、識圖大會金睛團隊代表何度、基層醫院代表呂京澴分別帶來題為《沿著星河軌跡,踏遍病理春秋》、《青年勇爭先,競技展華彩》、《取真經,傳重寶—基層病理提升之路》的脫口秀表演。龐超醫生的妙語連珠、包袱不斷,博得了全場觀眾掌聲連連,展現了新生代病理人的風采;何度醫生的演講嚴謹中帶著俏皮,溫柔中充斥著堅強,完美地將參加識圖大會的心路歷程及勇奪金睛的喜悅復現給大家;呂京澴醫生的演講則生動有趣,展現形式打破陳規、勇于創新。本環節充分體現了病理人雖埋頭于微觀世界,卻能以如此藝術的方式將工作與生活中的故事富有感染力地講述出來,展現了病理醫生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特質,為中國病理事業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第三篇章--日新月異,再譜華章。宣傳片為我們解開了下屆舉辦地的神秘面紗——首都北京,為我們展示了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重的歷史氛圍,同時為下一屆年會的勝利召開做好了鋪墊。之后由步宏教授主持莊重而肅穆的會旗交接儀式,本屆年會承辦方福建省腫瘤醫院陳剛教授將會旗交給梁智勇教授,再由梁智勇教授將會旗傳遞給下屆承辦方劉東戈教授,這不僅僅是年會承辦方的交接,更代表著一種傳承,代表著不同城市舉辦年會過程中生生不息、寧極深根秋又春的綿延交替。最后在劉東戈教授的莊嚴宣布下,本屆年會圓滿結束。會末是前所未有的致敬志愿者環節,由志愿者代表們合唱改編歌曲《早安,病理》。本次會議志愿者人數逾200人,他們是會議順利、成功舉辦的關鍵,這首歌曲唱出了志愿者們對病理的情懷和有幸參加本次年會的自豪與不舍。伴隨著歌聲,志愿者們以及領導們集體合影留念,通過照片的形式定格了此次會議的精彩瞬間,期待明年繼續書寫病理年會的華麗篇章。會后,參會代表及志愿者們紛紛表達自己的不舍之情,期待明年在北京的再次相聚。

         新的出發,步履鏗鏘。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將繼續以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為契機,踔厲奮發、守正創新,奮力促進中國病理事業持續向好發展,助力“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惠及更多患者,為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積蘊力量,勇毅前行。

腦神經病理專場

        腦神經病理專場學術活動分為專題講座和發言交流兩個環節。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于士柱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盧德宏教授、樸月善教授主持了專題講座環節。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王輔林教授做了WHO第5版-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分類簡介及病例分享,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孫翠云教授做了2021版WHO分類中樞神經系統胚胎性腫瘤分類的解讀,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行富教授講解了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室管膜腫瘤分類進展,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姚小紅教授講授了甲基化檢測在膠質瘤診斷中的應用。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柯昌庶教授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行富教授主持了發言交流環節。來自全國10家單位的發言人介紹了各自在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非腫瘤性疾病及新技術應用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卞修武院士做了會議總結,肯定了腦神經病理專場的講座及發言內容豐富、學術含金量高,現場討論充分而熱烈,此次腦神經病理學組的學術活動圓滿成功。

精準診斷專場

        腫瘤精準診斷專場,臨床和病理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泛癌種精準診療。 
        首先,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主任梁智勇教授做了精彩的開場致辭,希望通過此次精準診斷專場,增進臨床和病理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分子病理檢測的規范化。 
        隨后,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醫院病理科主任劉東戈教授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林冬梅教授主持精準診斷專場上半場。余宗陽教授、林小燕教授、張晶教授、葉峰教授、趙峻峰教授等臨床專家圍繞腫瘤靶向及免疫治療相關分子標志物(BRAF突變,ALK融合,NTRK融合,BRCA/HRR/HRD,免疫治療標志物)介紹了非小細胞肺癌及泛實體瘤的精準治療新進展。臨床專家的報告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隨著國內外獲批的泛癌種靶向/免疫治療藥物數量的增加,基于生物標志物的異病同治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分子病理檢測對于腫瘤精準診療愈加重要。
        石懷銀教授和張波教授主持了下半場。商亮教授分享了微小殘留病灶(MRD)檢測的臨床意義;武春燕教授分享了PD-L1的院內規范化檢測流程及經驗;邢曉明教授從中心法則出發,分享基因融合檢測的經驗;周曉燕教授分享了HRD一致性評估和質量控制項目的開展情況。
        隨后,吳煥文教授主持了專場討論環節,邀請了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病理專家就上述臨床和病理講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唐源教授、蘇丹教授、閻曉初教授、孟宏學教授和姜國忠教授分別就免疫治療療效預測標志物(TMB,MMR/MSI,PD-L1表達,腫瘤微環境,新生抗原等) 的選擇,病理科開展MRD檢測的時機與MRD檢測策略, BRCA/HRR/HRD檢測全流程質控,基因融合檢測方法,分子病理對于病理學科發展的重要性等方面作了精彩發言。
        最后,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歩宏教授為會議做了總結致辭,感謝了臨床和病理專家的精彩分享。步宏教授指出,隨著精準診斷技術的革新以及臨床研究的進展,分子病理對于腫瘤精準診療愈加重要,分子病理的發展需要和臨床緊密協作、共同進步。

中青年病理科主任論壇

        為了提高病理科日常工作和管理水平,中青年病理科主任論壇會議邀請部分國內病理科主任做經驗交流及嘉賓討論。各醫院中青年病理科主任積極參會,許多科主任根據自己科室的管理方面的問題與各位與會專家進行了熱烈討論。
        本次會議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云徑平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彭麗教授主持,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石懷銀教授做了致辭發言。
        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陳東教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鐘定榮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聶秀教授做了專題發言,題目分別為《以青年文明號建設為抓手加強年輕醫師和技師的培養》、《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門診介紹》、《病理診斷室內質控方案的建議》
        在發言交流環節,由各中青年科主任暢所欲言,對科室管理、基礎建設、制片質量、規章制度、培訓教學、獎懲機制、技術發展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觀點闡述,內容如下:
1.VUCA時代病理科管理者的幾個難點與對策 李昱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2.基層醫院病理科如何保證診斷質量提升科室業績 張功學 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3.多年USCAP系統性分層學習助力病理科學科建設 丁妍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4.中國江蘇援外醫療隊病理醫師22年工作經驗總結及展望 史炯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5.ISO15189認可對分子病理實驗室質量管理及改進的作用 高寧 山西省腫瘤醫院
6.從ISO15189不符合項探析病理質量技術要求管理現狀 張愛龍 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
7.病理技術室常規出片管理的探討 陳義煜 福建省腫瘤醫院
8.免疫組化對照套餐制作思路 曾華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9.數智化病理科建設體會 姚小紅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0.放射性病理標本處理要點探索 余光銀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病理技術專場

        技術專場精彩講座繼續,張煒明教授、張燕教授分別對免疫組化質控和特殊染色的質控要點及經驗進行了分享,胡沛臻教授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撰寫的專題發言,旨在促進和鼓勵病理技術團隊在科研方面更上一層樓,許三鵬教授指出病理樣本保存間的建設與管理,需重視病理科實驗室建設和落實管理要求。
        接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骨干分別從常規HE染色、特殊染色、分子病理、細胞全方面病理技術同與會代表進行了交流,大家通過他們的精彩介紹,紛紛表示獲益良多。專家討論環節,邀請了病理技術老專家馬恒輝教授、倪燦榮教授、丁偉教授、潘美華教授圍繞“新一代病理技師如何做好病理技術的傳承、發展、規范與創新”,進行了點評和討論,啟發和鼓勵新一代病理技術人員不斷進取和發展。
        最后,由梁英杰副組長進行了總結,指出這次會議內容豐富多彩,大家學習熱情高漲,達到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骨與軟組織病理專場

        聚焦骨和軟組織腫瘤的最新進展,分享骨和軟組織腫瘤的新類型。來自全國各地的骨與軟組織病理專家和骨軟病理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遨游于紛繁復雜、卻又魅力多姿的骨與軟組織病理的知識海洋。本次會議采用專題發言和論文交流穿插交錯進行的模式,病理診斷基礎與研究進展前沿并重。
        會議上半場由閻曉初教授、張紅英教授和閆慶娜教授主持,韓安家教授做了《軟組織腫瘤幾個新類型病例分享》的專題發言,結合真實世界病例與文獻報道,對幾種軟組織新類型和新亞型的臨床病理和分子遺傳學特征做了精彩盤點。
        接下來的3項論文交流分別為楊麗教授《Cutaneous melanocytic tumor with CRTC1::TRIM11 fusion in a case with recurrent local lymph node and distant pulmonary metastases at early stage: Diagnostic traps and tips》 、趙明教授《Recurrent RET gene fusions in fibrosarcoma-like neoplasms involving viscera of adults: Reporting of three cases and expanding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genetic spectrum》和臧鳳琳教授《Expanding the Morphologic Spectrum of Cytokeratin-positive Malignant Neoplasms with EWSR1/FUS::CREB Fusion in Two Additional Cases Report and a Literature Review》,對三種新近發現腫瘤新類型:CRTC1::TRIM11融合皮膚色素性腫瘤、RET基因融合纖維肉瘤樣腫瘤和CK陽性EWSR1/FUS::CREB融合惡性腫瘤進行了全面又詳盡的講解,圖文并茂,重點突出,極大拓展了參會者對罕見的腫瘤新類型的認識。
        會議下半場由劉春霞教授、孫昆昆教授和喻林教授主持,程虹教授分享了《骨和軟組織非腫瘤性病變及瘤樣病變-2022年USCAP骨與軟組織病理短課程介紹 》,重點講解了骨關節退行性病變、黏液樣病變及囊腫性病變等的診斷要點,讓與會者對骨和軟組織非腫瘤性病變及瘤樣病變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毛榮軍教授做了《普通疑難病理會診向精準病理診斷的邁進》的精彩報告,結合自身從事會診的經驗,探討了未來疑難病理會診的可能發展趨勢和方向。4項論文交流分別為李蘭教授《應用FISH檢測MDM2擴增輔助診斷高分化骨肉瘤的價值及經驗總結》、吳建峰教授《伴TFCP2重排的骨內梭形細胞橫紋肌肉瘤5例臨床病理特征及文獻回顧》、雷婷教授《免疫組化FH及2SC染色在FH缺陷型子宮平滑肌瘤中的表達研究》、劉秋雨教授《球形細胞靜脈畸形31例臨床病理學特征研究》。論文匯報內容既側重臨床病理的病例分析,又涵蓋免疫組化新抗體和分子檢測技術的應用經驗。參加論文匯報的青年才俊們思路開闊,講解流暢,充分展示了骨軟病理青年人才自信從容的精神風貌。
        會議尾聲,是思維碰撞、火花不斷的討論點評環節,四位討論嘉賓郭冰沁教授、徐瑾教授、蔣誼教授和孫昆昆教授對整場會議內容做了精彩點評,發表了各自獨到的見解,他們紛紛表示骨和軟組織病理的進展神速,新病種、新技術層出不窮,病理醫師需要緊跟發展的步伐,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
                                                                                                    
           乳腺病理專場
         乳腺病理專場在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主任委員梁智勇教授、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步宏教授、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乳腺疾病協作組組長楊文濤教授致辭下開幕。梁教授肯定了乳腺疾病協作組成立至今取得的顯著成績,強調了臨床病理結合的重要性,對協作組將來的發展寄予了厚望。步教授指出乳腺疾病協作組要秉承“頂天立地”精神,既要在國際上發出中國的聲音,也要注重基層的發展。

        會議上半場“專題講座”由梁智勇教授、步宏教授和張智弘教授主持,宋傳貴教授對《病理醫生應該關注的臨床進展》做了精彩的盤點,體現了臨床和病理相結合才能促進雙方共同發展。魏兵教授分享了《病理醫生應該關注的乳腺診斷病理熱點》,結合臨床和USCAP等的最新進展,重點講解了纖維上皮性腫瘤和腺樣囊性癌等乳腺病理中的診斷難點。近期乳腺病理協作組在《中華病理學雜志》發布了《乳腺導管原位癌病理診斷共識》和《免疫組織化學在乳腺病理中的應用共識》。劉月平教授和楊文濤教授分別對這兩個共識做了全面深入的解讀。劉月平教授強調了導管原位癌病理報告的規范化內容。楊文濤教授對免疫組化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和陷阱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會議下半場“論文交流”由孟剛教授和唐峰教授主持。論文交流包括12項研究,分別是李鳳玲《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前的腫瘤間質比值對病理完全緩解的預測意義:一項回顧性多中心研究》,趙萌《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患者中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率與預后的相關性》,任新瑜《Tumor-specific immunity prediction of benefit from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four intrinsic subtyp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蔣晗旭《乳腺癌中Trop2表達與腫瘤免疫浸潤的相關性分析》,任華艷《微浸潤性乳腺癌中微浸潤灶與其原位癌HER2表達的一致性及其臨床意義》,呂泓《HER2低擴增乳腺癌與抗HER2靶向治療的相關性研究》,陳召旭《不同HER2表達狀態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及預后分析》,連婧《三陰性乳腺癌基因表達譜分析》,徐程《TRPS1在涎腺型乳腺癌中的表達》,于佳秀《乳腺包裹型乳頭狀癌:空芯針穿刺活檢診斷》,雷薈仔《乳腺癌非前哨腋窩淋巴結轉移的危險因素及驗證MSKCC預測模型》,周淑玲《乳腺化生性鱗狀細胞癌的臨床病理及分子遺傳學特征分析》。論文匯報內容全方位體現了乳腺病理領域的新進展和熱點。進行論文交流的年輕醫生思路開闊,展示了乳腺病理青年人才的風采。
        本次乳腺病理專題會議“關注乳腺臨床病理熱點,解讀最新乳腺病理共識”。會場座無虛席,精彩內容獲得了參會者的一致好評。

消化疾病病理專場

        消化疾病協作組會場的交流學習活動在周煒洵組長的開幕致辭中拉開序幕。今年的消化會場活動一如既往的豐富,既有共識交流,規范全國標準,又有前沿交流,向國際水準看齊。
        2022年底消化協作組新發布兩項共識【肝內膽管癌病理診斷專家共識】、【胰腺上皮性腫瘤規范化標本取材及病理診斷共識】,在本次年會上叢文銘教授和常曉燕教授以專題發言的形式宣講,以期能有效推廣,普及全國病理同仁,實現最大程度的標準化。
        發言交流12篇,選自全國的421篇投稿,優中選優,內容新穎,凝聚了國內眾多頂級醫院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疑難病例診斷交流,涵蓋了整個消化系統各臟器,食管、胃、小腸、結直腸、肝膽、胰腺等。今年的投稿內容除了一如既往注重病理形態及免疫組化表達、鑒別診斷外,更多的關注了腫瘤新輔助治療后的病理改變、分子分型及預后相關信息等,與臨床聯系更為密切;全面展示了消化病理領域的新進展和熱點。
        在討論環節中,盛偉琪教授、邢曉明教授、李寧教授等幾位專家點評了本次交流發言的亮點,強調病理需密切結合臨床,為臨床診療做出指導,關注新進展,并積極進行臨床應用轉化,重視非腫瘤性疾病的診斷。與會者都感到收獲頗豐,不虛此行。

細胞病理專場

        細胞病理分會場在年會現場4層404廳如期舉行。細胞學組組長金木蘭教授開場致辭,細胞學組在過去的一年里從線上到線下開展了多場學術講座和亞??婆嘤?,致力于提高細胞學診斷能力和診斷質量,對本次細胞學組的投稿文章數量和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優中選優,甄選出體現各個亞??茋鴥雀咚降恼撐倪M行現場交流。
        上半場是穿刺與宮頸細胞學專場,由何淑蓉、任力、丁永玲、李杰、蔣誼、王斌6位教授主持。梅金紅教授結合臨床實例將甲狀腺穿刺從制片到報告系統的解讀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許淑霞教授對于罕見的子宮癌肉瘤在宮頸TCT中可能出現的異常細胞形態及鑒別診斷分享了自己的工作體會;隨后趙雨、陳翠敏、胡愛俠等8位教授分別作了關于胰腺、甲狀腺及宮頸細胞方面的大會發言。
        下半場為脫落細胞學專場,由梅平、張云香、何秋香、胡俊波、許晶晶、李俊6位教授主持。王健教授的《The Paris System for Reporting Urinary Cytology 2022》專題報告,詳細介紹了新版TBS更新的主要內容。徐海苗、顧冬梅及肖琳等7位教授作了關于漿膜腔積液和輔助技術的應用等方面的大會發言。
        最后金木蘭教授進行了會議總結:此次細胞學組分會場內容詳實豐富、學術氛圍濃厚、發言單位覆蓋面廣、有更多年輕的新面孔出現。歡迎今后有更多的醫生積極參與、相互交流,進一步壯大細胞病理隊伍,共同提高細胞學診斷與科研水平,祝賀此次細胞病理分會場圓滿成功!

尸檢專場

        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尸檢協作組專題會議首先由協作組組長、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孟剛教授致開幕詞,孟剛教授強調法醫病理與臨床病理的密切關系,指出尸檢的訓練和思維方式培養的是一種對疾病、死因的系統思維和宏觀思維,是一種微觀與宏觀的系統整合,對病理醫生的診斷也是一種宏觀能力的培養。
        孟剛教授也對各位專家同道的與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感謝,愿同各位同仁一起為中國尸檢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上半場學術活動,首先由司法部司法鑒定研究院的張建華教授介紹了《涉及外科手術后死亡醫療糾紛尸體檢驗注意事項》。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孟剛教授帶來了《尸體解剖在藥源性死亡鑒定中的作用》。汕頭大學病理系蘇敏教授帶來了《傳染病病理尸檢導論》。北京法源司法鑒定中心何頌躍教授帶來《法醫病理診斷案件有關問題討論》。
        下半場會議內容涵蓋了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7例胎兒尸檢的臨床病理特征分析,63例胎兒顱腦異常尸體解剖分析,首發癥狀表現為腦梗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尸檢1例,圍生期尸檢的臨床病理診斷價值及信息化時代病理科尸體解剖亞??平ㄔO相關及探索。各位到場嘉賓、專家同道圍繞會議內容熱烈討論。
        最后,孟剛組長對學術活動進行總結,表示能看到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協作組活動,對法醫病理尸體解剖得以蓬勃發展充滿信心。

頭頸病理專場
        頭頸病理專場參會病理同仁學習熱情高漲,會場座無虛席。專家們聚焦于頭頸部腫瘤病理中的難點及熱點問題,著重介紹相關病理診斷新進展,使大家受益匪淺、收獲頗豐。上半場專題發言環節由何向蕾、呂新全兩位教授主持:首先,劉紅剛教授就鼻咽喉腫瘤的病理診斷新進展為大家做了全面的總結,尤其對鼻腔鼻竇及顱底腫瘤做了深入講解,著重介紹了新近發現的具有特殊分子改變的鼻腔鼻竇癌,如SMARCB1/INI1缺失癌、NUT癌、DEK::AFF2融合陽性的非角化鱗狀細胞癌等;李江教授為大家深刻剖析了頭頸部未分化癌和去分化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鑒別診斷,重點講解了發生于唾液腺、鼻腔鼻竇、鼻咽及口咽的未分化癌和去分化癌;高洪文教授為大家詳細講解了頭頸部神經內分泌腫瘤WHO分類新變化,包括頭頸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分類、病理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以及Merkel細胞癌、異位垂體神經內分泌瘤、中耳神經內分泌瘤等部位特異性頭頸部神經內分泌腫瘤;下半場論文交流環節,由樸穎實和韓恩善兩位教授主持:王爽、胡春燕、趙明等十位老師就自己的研究內容,與參會者進行了深入交流,內容涵蓋伴特定基因融合的鼻竇道乳頭狀鱗狀細胞癌、HPV陽性下咽癌、SMARCA4/BRG1缺失鼻竇癌、涎腺分泌性癌、特殊類型甲狀腺癌等,內容豐富、觀點新穎,使大家更加深入認識這些腫瘤類型,擴展了頭頸部腫瘤病理診斷思路。最后,協作組組長高洪文教授做會議總結,指出這次會議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協作組各位專家的共同努力和各位病理同仁的大力支持,接下來頭頸協作組將繼續致力于頭頸部病理的推廣和發展,為祖國頭頸病理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推薦新聞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細胞病理學會議,現已圓滿結束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細胞病理學會議,現已圓滿結束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屆中國病理年會我們北京不見不散。
2023-06-12
【邀請函】奧華醫療誠邀您參加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細胞病理學會議

【邀請函】奧華醫療誠邀您參加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細胞病理學會議

? ?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細胞病理學會議定于2023年6月9~11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
2023-06-01
【4月9日精彩回顧】礪新飛躍

【4月9日精彩回顧】礪新飛躍 攜手致遠——年會圓滿閉幕!

礪新飛躍 攜手致遠——年會圓滿閉幕!這是是思維碰撞、火花不斷的討論的會議。
2023-04-23
病理制片工作規范

病理制片工作規范

病理制片工作規范 1.標本的接收、清點制度: 1.1 巨檢結束后病理醫師應向技術組當面交付組織塊,并點清塊數,記錄簽收。有要求特殊處理的標本(如脫鈣、糖原染色等) 應當面向技術組說明,以便加以特殊處理。 1.2 組織包埋完成后必須進行清點蠟塊數量,以防組織塊在脫水、包埋過程中遺失。 1.3 切片完成后交付醫師時必須按照記錄當面清點。 1.4 醫師在診斷完成后交付檔案室時必須當面清點,并作記錄。 2.制片過程各步驟應注意的事項: 2.1 組織處理 ? ? ??此過程包括固定、脫水、透明、浸蠟直至包埋,是制作優質切片的關鍵過程,一旦組織處理有欠缺,往往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 2.1.1制片過程按操作流程進行標本處理 2.1.2有條件的單位應將大小標本分開固定脫水。 2.1.3取材后組織應補充固定,固定時間: 大標本固定時間不得少于6小時,小標本不得少于3小時。固定液必須及時更換,固定后必須流水沖洗; 2.1.4固定、脫水溫度不得高于37°C。 2.1.5包埋用石蠟必須過濾。 2.1.6試劑必須及時更換。 (詳見試劑的配制及更換制度) 2.2 切片 切片是技能含量很高的步驟,同一蠟塊,用同一臺切片機,同一把刀,不同的操作者會切出不同質量的片子。 2.2.1切片刀必須鋒利,切片厚度3~5微米。切片完整,無污染,無皺褶。 2.2.2組織片貼附應在除去標簽位置后玻片的中間。 2.2.3胃鏡、纖支鏡、穿刺等小活檢組織切片須作非連續性切片,數量不得少于8張。 2.3 染色封片注意事項 2.3.1烤片溫度應在60~62C左右,不得高于65C,時間不能少于20分鐘。 2.3.2試劑染料必須及時更換。 2.3.3切片封固前必須經酒精充分脫水,二甲苯透明,濕封。不得用溫箱烤干或電吹風吹干后干燥封片。 2.3.4蓋玻片使用前必須清洗。 (真空包裝除外) 2.3.5封片時不得有氣泡,不得有樹膠外溢。 2.4其他 2.4.1標簽必須貼于玻片左側,編號字跡必須清楚、整齊,且不易褪色,有條件者盡量采用打印。 2.4.2制片工作一般應在24~48小時內完成。 3.歸檔: 3.1.1所有送檢單病例均必須進行登記,如用計算機管理的,必須有文字打印材料及資料備份(以光盤刻錄為佳)。 3.1.2在切片進入檔案室時必須與醫師當面清點,并作記錄。 3.1.3切片必須晾干或烘干后,才能歸檔。歸檔切片應按序排列。 3.1.4蠟塊必須在切面封上蠟后才能入柜。歸檔蠟塊應按序排列,編號標簽應朝上,以利查找。 3.1.5各種檔案柜外面應寫明年份和編號,以利查找。 3.1.6各種送檢單應及時清點,歸類(細胞學檢查、冰凍切片、常規切片、會診切片等) 。按年份和順序裝訂成冊入柜。 4. 試劑的配制及更換制度: 4.1更換、配制試劑必須詳細登記。 4.2各種染料試劑應選用化學純以上的級別。 4.3配好的試劑應盛于磨口瓶內,避光試劑必須用棕色瓶,需冷藏試劑應放置于冰箱內備用。 4.4瓶簽上應標明試劑名稱,濃度和配制時間。 4.5各類試劑應進行定期更換,更換的時間應根據標本的多少進行量化。 4.6廢棄試劑建議由專業公司回收。目前應排入具有污水處理功能的下水道,不得直接排入雨水管 5.儀器的使用和保養: 5.1.顯微鏡:放置于干燥、少灰的房間,勿暴露在日光中;電光源顯微鏡使用完畢后必須先將亮度打到最小,然后關閉電源:目鏡上的灰,應該先用吸耳球吹凈,再用擦鏡紙由內向外擦拭,物鏡應用擦鏡紙擦拭,如鏡頭沾到樹膠,需先用擦鏡紙蘸上少許二甲苯擦拭,再用擦鏡紙立即將二甲苯擦干。每次用完后需用置子蓋好。定期擦拭。 5.2.切片機:切片時用力均勻,每次用完后將機器清掃干凈,然后用松節油擦拭,需要加油的地方加上潤滑油。 5.3.自動脫水機(全封閉式): 設定好程序,檢查液體瓶有無插緊,浸蠟用石蠟必須過濾,每次用完后必須擦拭干凈。 5.4.自動脫水機(提藍式): 設定好程序,檢查加熱部分的水位,檢查試劑量是否足夠,檢查提藍周圍有無大頭針外露,以防提藍卡住。每次用完后必須擦拭干凈。 5.5.磨刀機:保持磨石清潔,磨刀角度盡可能不發生改變:當磨石不平整時應及時修正。每次用完后必須擦拭干凈。 5.6.溫箱:定時檢查水位。 5.7.冰凍切片機(恒溫冷藏式) : 為保證壓縮機正常工作,不應經常開關,以24小時恒溫(-15C~-20C)為佳。夜間應設定自動除霜,并定期停機清洗,以保證冰凍切片機工作窗內清潔和壓縮機正常制冷。 轉載自:中華病理技術網 作者:丁偉 參考文獻: 1、王伯運,李玉松,黃高升,張遠強《病理學技術》 2、凌啟波《實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組化技》 3、劉介眉等《病理組織染色的理論方法和應用》 本欄目內容只供網友們學習研究用,不得用于商業行為。
2023-04-13
這是描述信息

公司下設生產部、質檢部、銷售部、售后服務部、技術部(機械設電子室、理化室)、后勤保障部、財務部、法務部等13個科室及耗材車間、裝配車間、注塑車間、機械加工車間、成品庫等標準化廠房,建筑面積約16000平方米。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售后實力雄厚,企業已擁有26項國家專利,并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用戶分布各地,正在為近一千家用戶服務。

聯系方式

 

電 話:0712-2559335    0712-2769158

傳 真:0712-2769128

企業郵箱:aohua@xgahyl.com

地 址:湖北省孝感市長興二路西段特1號

網址:www.nanostateco.com     http://www.奧華病理.com  

留言板

留言應用名稱:
客戶留言
描述:
驗證碼

版權所有 孝感奧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鄂)- 非經營性-2023-0020  營業執照  鄂ICP備16016908號-3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武漢二分 SEO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一区二区av高清|久久vs亚洲五月天|伊人色爱久久综合网
<th id="r9vx9"></th>
<progress id="r9vx9"><noframes id="r9vx9">
<th id="r9vx9"></th>
<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video></span>
<th id="r9vx9"><noframes id="r9vx9"><span id="r9vx9"></span>
<span id="r9vx9"><noframes id="r9vx9"><strike id="r9vx9"></strike>
<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strike id="r9vx9"></strike></video></span>
<span id="r9vx9"><noframes id="r9vx9"><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video></span>
<span id="r9vx9"><video id="r9vx9"></video></span>
<th id="r9vx9"></th>
<span id="r9vx9"></span><ruby id="r9vx9"><video id="r9vx9"><ruby id="r9vx9"></ruby></video></ruby>
<th id="r9vx9"></th>
<th id="r9vx9"><noframes id="r9vx9"><th id="r9vx9"></th>
<span id="r9vx9"></span>
<strike id="r9vx9"><noframes id="r9vx9">